当官的诱惑
小仙368 次
中国人的官本位思想自古有之,现今趋之若鹜的人也不在少数。从古到今,为什么那么多的人热衷于当官,甚至跑官要官呢?当官能获得那些实惠和利益,坐在官位上到底有啥溢出效益?归结起来,主要有四条:一是当官有地位有荣誉;其次可以支配一定的资源;三是形成特定的关系网。四是享有一些特权。
先说荣誉地位。在社会上,有个一官半职,大部分还是对你很敬畏的,首先觉得你有能力、有本事、情商高,混得不错,大小算个人物,会对你尊敬优待有加。在应酬场合,当官的肯定是坐上座坐主坐,敬酒动筷优先,处处受到尊敬礼让甚至逢迎,心里绝对舒坦满足,自尊自信心也会大涨。如果你是个平头百姓,你试一试,有多少人会这样对待你。
其次,再说支配资源。当了官手里总有点权力,在权限范围内支配人、财、物,那是很自然不过的事了。如果是一把手,单位人员职务、职级和职称的晋升,甚至一些荣誉的归属,也可以由人家指定。有的官员在制度红线面前,有敬畏守规矩,能用好权力,把握得住自己。有些官员在权力面前,忘乎所以,忘记了制度约束,滥用权力,寻租受贿,因此难免走上犯罪道路。
第三,社交圈子。物以类聚,人以群分。这是当官的溢出效应。同一个层次的官员,打交道机会多,职务业相近,容易形成一个圈子。隔三差五聚餐交流,逐渐形成共享信息,共享资源的小圈子。以后办事或者遇到事情,就会彼此照顾,相互照应。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“官官相护”。
最后说说特权。在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之前,当官的都有一些特权,比如上下班公车接送,公款吃喝,办公室配置床、电视机、卫生间等豪华生活设施等。八项规定出台后,当官的特权受到明确限制,但是,仍然有些人,顶风作案,挖空心思,为自己捞取不法利益。
党的十八大以后,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,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,画出了一系列底线红线,处置了一批老虎苍蝇,使干部队伍精神面貌发生明显改变。绝大部分领导干部,能够做到牢记宗旨,廉洁自律,坚守底线,将为民服务作为他们工作的出发点,尽职尽责,努力工作,得到人民群众的爱戴和拥护。
但在实现中,仍然有少数官员,政治站位低,看不清形势,对别人是马克思主义,对自己是自由主义,用老观念旧思想看问题,依然把当官成成发家致富捞取个人私利的绝佳手段,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忘得一干二净,把党对干部的要求抛到九霄云外,我行我素,忘乎所以。这种官员不管他职位有多高、隐藏有多深,一定都不会有好的结果,迟早会被人民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。
【文/四季如歌】
评论 | 0 条评论
登录之后才可留言,前往登录